悼念書冊集掇,上集

媒體

弔祭逝者,追念德業,咸仗文字。抒哀痛,記風猷,至感泣世人,流馨異代。

民國殯殮書冊,類別有三。殯殮前所寄稱赴告、訃帖、訃告、訃聞、訃文。殯殮日所遞稱事略、傳略、簡歷、行狀。殯殮後所集祭文、誄辭、輓聯、輓軸、輓詞、輓詩、紀念文章,合輯成書,稱紀念集,然名甚多,有紀念冊、紀念文集、追思錄、哀思錄、榮哀錄、哀榮錄、哀榮紀實、史蹟冊等。

殯殮必備訃告,間遞事略,紀念集則偶一編製,蓋文字之役,勞費心力,多仰治喪委員會或門生舊游纂訂,故悼念軍政斗魁之紀念集居多。

訃告、事略、紀念集三類書冊並無大小、厚薄、內容定例,可分可合,可簡可繁。紀念集所錄文辭多出真情至誠,趨近文學範疇,所記生平事跡,又近列傳史乘,跨越文學歷史兩境域。考逝者生卒,仕途職銜,德行事功,尤須參稽紀念集。

「吳柳堂先生誄文正續合編」 函套封面

「吳柳堂先生誄文正續合編」 內頁

古有祭文、誄辭,墓誌,諡議,輓詞、輓詩,惟輯錄哀悼一人之文字為一文集殊稀,寒齋所藏光緒年「吳柳堂先生誄文正續合編」稱罕。紀念集何以風行民初?晚清之際,西士鉛字排印法引入中國,梓資頓變低廉,印書乃成易事。中華民國肇創,千年帝制終結,天子威權消弭,民意民權擢昇,出身不論庶貴,毋須分毫忌憚,頌贊父母德行,編印紀念書冊,備極哀榮,求名青史。帝制下志難申,中共下更不允,民國之世,無拘無束,紀念集遂成文化奇葩。然紀念集亦賴舊學筆墨,祭文輓聯,誄詞輓詩,無一不假文采。今舊學式微,紀念集亦近絕響矣。

寒齋歷年所得殯殮類書冊頗富,為便編目,統稱悼念書冊。近日布出「烽火山河-南渡與復興,民國三十五年至七十六年賢達遺墨、書冊暨文物目錄初編」,幾盡囊括寒齋所藏悼念書冊,然遺珠猶得三十餘本,殊感惋惜。況 「烽火山河-南渡與復興」 之目錄僅列文字,未見書影,難解同道渴盼,故製 「悼念書冊集掇」 為奉。

大殮前寄呈之訃告有簡有隆,簡僅一紙,隆可成書。

「戴母黃太夫人赴告」 封面

民國十八年 (一九二九年) 二月二十五日,戴季陶院長母歿,其訃告共六十二頁。封面有胡展堂院長署 「戴母黃太夫人赴告」 八字簽條,扉頁見訃告子、孫、曾孫三代名。

先總統 蔣介石先生題 「戴老伯母黃太夫人手寫孝經」

王一亭部長繪 「賢母寫經圖」

吳稚暉先生題 「今之孟母」

蔡孑民院長題 「孝乎惟孝」

內容順序為:先總統 蔣介石先生題 「戴老伯母黃太夫人手寫孝經」 十二字,王一亭部長繪 「賢母寫經圖」,吳稚暉先生題 「今之孟母」 四字,胡展堂院長題 「儒尊德性,孝為本根,賢母書之,以遺子孫」 十六字,蔡孑民院長題 「孝乎惟孝」 四字,于右任院長題 「戴老伯母手寫孝經」 五言律詩,王儒堂部長題 「歐蘇遺躅」 四字,黃太夫人手書 「孝經」 二十四頁,戴季陶院長跋乃母手書 「孝經」,譚祖安院長、張人傑主席、李石曾資政、王亮疇院長、王一亭部長、孔庸之院長、 孫哲生院長先後題跋黃太夫人手書 「孝經」,訃告大殮時地,戴季陶院長撰 「哀啓」。

于右任院長題 「戴老伯母手寫孝經」 五言律詩

王儒堂部長題 「歐蘇遺躅」 暨黃太夫人手書 「孝經」 首頁

訃告大殮時地

戴季陶院長撰 「哀啟」 啟頁

戴季陶院長撰 「哀啟」 末頁

訃告固抒發戴院長孝節,政壇同儕之題辭,亦鑑證民國初年儒學風尚、孝道德基、文化泓涵,至學養文采、書畫藝事,更表露無遺。區區訃告,實傳承儒教精粹。戴院長娶先曾祖母內姪女,是冊復經黃天才先生與趙中令先生兩故友迭藏,至堪寶藏。

「吳興周夢坡先生訃告」 共四冊

民國二十二年十二月七日,滬上名士周夢坡先生歿,其訃告合四冊之鉅,早為識者奉為曠古絕倫之喪悼壯舉。

「吳興周夢坡先生訃告」 封面

國民政府林子超主席題 「龍泉翳采」

首冊共一百一十二頁,封面有葉遐庵總長署 「吳興周夢坡先生訃告」 九字簽條,國民政府林子超主席題 「龍泉翳采」 四字於扉頁。

吳稚暉先生題周夢坡先生遺像

訃告殯儀地點

訃告殯儀日期

訃告子孫列名

內容順序為:吳稚暉先生題周夢坡先生遺像,訃告殯儀時地暨子孫列名,劉銘藻先生撰、葉葉舟先生篆、子周延礽跋 「周湘舲先生行狀」 碑拓,汪精衞院長、葉楚傖主席、于右任院長、陳石遺先生、顧孟餘副院長、李壽熙先生、孫哲生院長、陳進宧先生、陳藹士委員、林鵾翔先生誄辭碑拓,胡樸安館長五言律詩碑拓,楊千里先生 「周湘舲先生輓詩」 碑拓,王西神先生 「哭夢坡社長三十三韻」 碑拓,沈尹默先生、褚民誼先生、杜純先生、吳用威先生律詩碑拓,徐乃昌孝廉、惲毓齡孝廉、王一亭部長、葉遐庵總長、喻長霖榜眼、張溥泉院長、居覺生院長七言律詩碑拓,林葆恆先生、劉肇隅先生誄辭碑拓。

「周湘舲先生行狀」 碑拓首頁

「周湘舲先生行狀」 碑拓末頁

陳石遺先生誄辭碑拓

第二冊含二十四張折頁,封面有王一亭部長署 「夢坡畫史」 四字簽條。內容順序為:吳昌碩先生題 「夢坡畫史」 四字,龐萊臣先生撰、沈鏞先生書 「夢坡先生畫史序」,王一亭部長繪 「夢坡先生探梅圖」,吳石僊先生繪 「蓬山雅集圖」、黃山壽先生繪 「釣臺假寐圖」、潘振鏞先生繪 「南湖載酒圖」,俞明先生繪 「焚香寫經圖」,秦散叟先生繪 「靈峰補梅圖」,何維樸先生繪 「茅盦祀蘇圖」,倪墨畊先生繪 「留園放鶴圖」,任越隽先生繪 「淞濱結社圖」,溥雪齋先生繪 「理安建塔圖」,陸廉夫先生繪 「愚園修禊圖」,金拱北先生繪 「居庸遠眺圖」,龐萊臣先生繪 「東湖泛櫂圖」,陳蒼虯侍郎繪 「草堂蘋薦圖」,林畏盧先生繪 「超山訪梅圖」,趙叔孺先生繪 「天童關徑圖」,郭蘭枝先生繪 「文深補闕圖」,馮超然先生繪 「阜溪尋源圖」,吳待秋先生繪 「天目建橋圖」,吳倩庵先生繪 「漚社填詞圖」。

「夢坡畫史」 封面

吳昌碩先生題 「夢坡先生畫史」

龐萊臣先生撰、沈鏞先生書 「夢坡先生畫史序」

王一亭部長繪 「夢坡先生採梅圖」

吳石僊先生繪 「蓬山雅集圖」

黃山壽先生繪 「釣臺假寐圖」

潘振鏞先生繪 「南湖載酒圖」

第三冊共六十六頁,封面有王西神先生署 「吳興周夢坡先生墓表墓誌銘」 十二字簽條。內容順序為:趙叔孺先生題 「吳興周夢坡先生墓表」,吳稚暉先生篆 「吳興周先生之墓表」 碑額拓本,汪精衞院長撰、于右任院長書 「吳興周湘舲先生墓表」 碑拓,譚澤闓先生題 「吳興周君湘舲墓志銘」,王福庵先生篆 「吳興周君湘舲墓誌銘」 碑額拓本,章太炎先生撰、褚禮堂書 「吳興周君湘舲墓志銘」 碑拓。

「吳興周夢坡先生墓表墓誌銘」 封面

譚澤闓先生題 「吳興周君湘舲墓志銘」

汪精衛院長撰、于右任院長書 「吳興周湘舲先生墓表」 碑拓

章太炎先生撰、褚禮堂書 「吳興周君湘舲墓志銘」 碑拓

第四冊共一百三十四頁,沈尹默先生署 「吳興周夢坡先生年譜」 九字封面簽條暨扉頁。戴季陶院長撰 「周夢坡先生年譜序」,張人傑主席撰 「序」,子周延礽撰寫年譜,蔡孑民院長填諱。

「吳興周夢坡先生年譜」 封面

沈尹默先生題 「吳興周夢坡先生年譜」

戴季陶院長撰 「周夢坡先生年譜序」 首頁

戴季陶院長撰 「周夢坡先生年譜序」 末頁

張人傑主席撰 「序」 首頁

張人傑主席撰 「序」 末頁

子周延礽撰 「年譜」 內頁

記蔡孑民院長填諱字

周夢坡先生為吳興鹽商,客居滬上,一代收藏大家,工詞、書、琴,交遊遍及政界、遺老、文壇、藝苑,其子延礽事親篤孝,方得編製震鑠今古之訃告。四冊題字,政要有林子超主席、吳稚暉先生、汪精衞院長、葉楚傖主席、于右任院長、孫哲生院長、王一亭部長、葉遐庵總長、張溥泉院長、居覺生院長、章太炎先生、戴季陶院長、張人傑主席、蔡孑民院長等。遺老有溥雪齋先生、陳蒼虯侍郎、林畏盧先生等。文壇有陳石遺先生、林鵾翔先生、胡樸安先生、楊千里先生等。藝苑有葉葉舟先生、王西神先生、沈尹默先生、吳昌碩先生、龐萊臣先生、吳石僊先生、潘振鏞先生、倪墨畊先生、陸廉夫先生、金拱北先生、趙叔孺先生、馮超然先生、吳待秋先生、吳倩庵先生等。

民國初年舊學之昌盛,文藝之蓬勃,翹秀之風雅,真使後人追懷不已。

殯殮日所遞事略,多刊遺像於封面或內頁,時倩名家題字。弔者凝視遺像,肅容默哀,讀其行狀,親情交誼,幕幕映現。

「于右任先生事略」 封面

「于右任先生事略」 內頁

審觀寒齋所藏事略,「于右任先生事略」 封面題字出張岳軍院長手筆,曰 「于右任先生遺像」。

「溥心畬先生事略」 封面

「溥心畬先生事略」 內頁

「溥心畬先生事略」 封面題字出于右任院長手筆,曰 「溥心畬先生遺像」。

「鄭曼青先生事略」 封面

「鄭曼青先生事略」 內頁

「鄭曼青先生事略」 封面題字出谷正綱部長手筆,曰 「鄭曼青先生遺像」。

「蔣夢麟先生事略」 封面

「蔣夢麟先生事略」 內頁

「蔣夢麟先生事略」 封面題字出羅志希副院長手筆,曰 「蔣夢麟先生事略」。

「袁守謙先生事略」 封面

「袁守謙先生事略」 內頁

「袁守謙先生簡歷」 扉頁題字出黃少谷院長手筆,曰 「袁守謙先生遺像」。名家題字,倍感矜重。

「張公權先生追思禮拜」 封面

「張公權先生追思禮拜」 內頁

「林語堂博士追思禮拜」 封面

「林語堂博士追思禮拜」 內頁

「王故院長亮疇先生逝世一週年紀念追思禮拜」 封面

「王故院長亮疇先生逝世一週年紀念追思禮拜」 內頁

近世西教東傳,信徒恒河沙數,事略乃有 「追思禮拜」一格。寒齋藏有 「張公權先生追思禮拜」、「林語堂博士追思禮拜」、「王故院長亮疇先生逝世一週年紀念追思禮拜」。

「蔣故總統 經國先生夫人方良女士追思禮」 封面

「蔣故總統 經國先生夫人方良女士追思禮」 內頁

「蔣徐乃錦女士追思禮」 封面

「蔣徐乃錦女士追思禮」 內頁

民國九十三年 (二零零四年) 十二月,蔣經國總統夫人棄世,蔣徐乃錦伯母命鄙設計印製 「蔣故總統 經國先生夫人方良女士追思禮」,詩歌與程序經輔仁大學神學院禮儀研究中心錢玲珠主任指導,翌年元月八日用於臺北市聖家堂舉行之追思禮。蔣徐乃錦伯母於民國九十四年八月逝世,鄙亦肩負設計印製 「蔣徐乃錦女士追思禮」 之責,今敬讀是冊,無盡追念。

「公祭陳果夫先生紀念冊」 封面

「公祭陳果夫先生紀念冊」 內頁

民國三十八年 (一九四九年) 十二月,中樞遷臺,百廢待舉,後數年,黨國元勳相繼謝世。陳果夫副院長歿於民國四十年 (一九五一年) 九月,有 「公祭陳果夫先生紀念冊」。

「居覺生先生哀思錄」 封面

「居覺生先生哀思錄」 內頁

居覺生院長歿於民國四十年 (一九五一年) 十一月,有 「居覺生先生哀思錄」。

「吳稚暉先生紀念集」 封面

「吳稚暉先生紀念集」 內頁

吳稚暉先生歿於民國四十二年 (一九五三) 十月,有 「吳稚暉先生紀念集」。

「吳鐵城先生紀念集」 封面

「吳鐵城先生紀念集」 內頁

吳鐵城副院長歿於民國四十二年 (一九五三年) 十一月,有 「吳鐵城先生紀念集」。

「陳伯南先生榮哀錄」 封面

「陳伯南先生榮哀錄」 內頁

陳伯南省主席歿於民國四十三年 (一九五四年) 十一月,有 「陳伯南先生榮哀錄」。

「司法院王故院長亮疇先生紀念集」 封面

「司法院王故院長亮疇先生紀念集」 內頁

王亮疇院長歿於民國四十七年 (一九五八年) 三月,有 「司法院王故院長亮疇先生紀念集」。

縱國家飄搖,財政匱乏,中樞仍秉持大漢威儀,編製元勳紀念集,立傳千秋,垂訓百世,亦啓迪臺灣紀念集風尚幾三十年。

「鐵城同志逝世十週年紀念」 封面

「鐵城同志逝世十週年紀念」 內頁

「吳鐵城先生逝世二十週年紀念集」 封面

「吳鐵城先生逝世二十週年紀念集」 內頁

紀念集多於殯殮後數月刊印問世,亦有逝世後若干年印製紀念集,如逝世十周年紀念集,逝世二十周年紀念集等,知親友思念至為殷切。寒齋藏民國四十三年刊印 「吳鐵城先生紀念集」、民國五十二年刊印 「鐵城同志逝世十週年紀念」、民國六十三年刊印 「吳鐵城先生逝世二十週年紀念集」,先後三冊即顯例。

「張靜江先生百歲紀念集」 封面

「張靜江先生百歲紀念集」 內頁

「張君勱先生百齡冥誕紀念文集」 封面

「張君勱先生百齡冥誕紀念文集」 內頁

「孫哲生先生百年誕辰紀念集」 封面

「孫哲生先生百年誕辰紀念集」 內頁

又常見百齡冥誕紀念集,若 「張靜江百歲紀念集」、「張君勱先生百齡冥誕紀念文集」、「孫哲生百年誕辰紀念集」、「葉翔之先生百齡冥誕紀念集」、亦見 「吳稚暉先生一百十歲誕辰紀念特輯」。

「大略雄才—葉翔之先生百齡冥誕紀念集」 封面

「大略雄才—葉翔之先生百齡冥誕紀念集」 內頁

「吳稚暉先生一百十歲誕辰紀念特輯」 封面

「吳稚暉先生一百十歲誕辰紀念特輯」 內頁

初渡之際,碩學鴻儒最早謝世有傅孟真校長,民國三十九年 (一九五零年) 十二月二十日歿。後兩日,二十二日,家屬倉促舉辦大殮,忖未印製訃告或事略。「國立臺灣大學校刊」於下世第十九日,民國四十年 (一九五一年) 一月八日,發行 「紀念 傅故校長專號」,封面封底共二十四頁,為寒齋所藏遷臺絕早紀念集。

「國立臺灣大學校刊」 發行 「紀念 傅故校長專號」 封面

中共剽政後,旋批鬥廢滅各宗教,凌逼僧侶還俗葷食,勒令神父入獄勞改,各教無一倖免。道教、佛教、回教、天主教、基督教之領袖信徒,不乏追隨中樞遷臺,保命衞教。

「護國淨覺輔教大師章嘉呼圖克圖史蹟冊」 封面

「護國淨覺輔教大師章嘉呼圖克圖史蹟冊」 內頁

「堯故主席景福紀念集」 封面

「堯故主席景福紀念集」 內頁

檢省寒齋所得若干宗教領袖紀念集,有佛教之 「護國淨覺輔教大師章嘉呼圖克圖史蹟冊」、回教之 「堯故主席景福紀念集」、天主教之 「一代完人于斌樞機」,咸宗教浮海茁壯臺灣之印烙。

「一代完人于斌樞機」 封面

第四頁標題文字:「遠紹文武,取斌為名」

第十一頁標題文字:「承緒孔門」

「一代完人于斌樞機」 不僅佐證天主教廷首肯國人祭奠祖先,亦窺鑑中國天主教融合儒學漸趨漢化。于斌樞機畢生擁護中華民國,三民主義暨先總統 蔣介石先生,表露於紀念集各頁標題文字。若第四頁:「遠紹文武,取斌為名」,第九頁:「原籍古魯」,第十一頁:「承緒孔門」,第六十四頁:「蔣公中正,畀公重擔,遊說世界,咸讚卓斷」,第七十二頁:「勝利還京,參與制憲,信仰自由,乃公碩獻」,第八十一頁:「共黨叛亂,生靈塗炭,弔民伐罪,公禱宵旦」,第一零三頁:「駐錫臺灣,木鐸振頻,光復大陸,策劃倍勤」,第一七零頁:「孔子思想,基督教規,云二相加,天下無比」,第一八七頁:「提倡祭祖,革百年非」。五十年後重讀紀念集,于樞機匡衛中華文化之獅吼,猶使後人動容。

「吉三先生語錄」 封面

吳嵩慶中將簽署 「吉三先生語錄」

民國五十年,吳嵩慶中將為紀念乃父逝世二十五周年,輯印 「吉三先生語錄」兩冊,其孝思之殷切,裝訂之精雅,翰墨之繽紛,堪稱一奇書。「吉三先生語錄」 合 「吉三先生制藝文」、「吉三先生家訓」、「賈煜如先生跋」、「先父言行錄」,後者自成一冊。

錢慕尹 (大鈞) 上將題 「吉三先生語錄」

先總統 蔣介石先生於首頁題 「繼志揚芬」

錢慕尹 (大鈞) 上將封面與扉頁題 「吉三先生語錄」 六字,先總統 蔣介石先生於首頁題 「繼志揚芬」 四字,張道藩院長題 「吉三先生制藝文」 七字,于右任院長、許靜仁 (世英) 總理、賈煜如 (景德) 院長、梁寒操部長、黃達雲 (杰) 上將、賀元靖 (國光) 省主席、張毅夫 (強) 代表、李石曾 (煜瀛) 資政、陳雄夫 (肇英) 委員、周至柔上將各鈔 「吉三先生制藝文」 片段。

「吉三先生語錄總目錄」

張道藩院長題 「吉三先生制藝文」

謝冠生院長則題 「吉三先生家訓」 六字,錢慕尹 (大鈞) 上將、王東原省主席、黃劍靈 (鎭球) 上將、賈煜如 (景德) 院長、何敬之 (應欽) 院長 、白健生 (崇熺) 部長 、顧墨三 (祝同) 部長、萬武樵 (耀煌) 中將、洪陸東代表、張岳軍 (群) 院長各鈔 「吉三先生家訓」 片段。後有賈煜如 (景德) 院長長跋,張曉峰 (其昀) 部長題辭。

「先父言行錄」 封面

吳嵩慶中將自題 「先父言行錄」

陳辭修副總統題字

吳嵩慶中將於第二冊封面與扉頁自題 「先父言行錄」 五字,政軍要人先後題辭有陳辭修 (誠) 副總統、莫柳忱 (德惠) 院長、徐柏園部長、彭明熙 (孟輯) 上將、石覺上將。吳嵩慶中將遂以小楷撰鈔 「悔罪重生-為紀念先父逝世二十五週年作」、「先父逝世二十週年紀念文」、「重刊先父言行錄贅言」、「哀思」、「先父言行」。

吳嵩慶中將撰鈔 「悔罪重生—為紀念先父逝世二十五週年作」

吳嵩慶中將撰鈔 「重刊先父言行錄序」

吳嵩慶中將撰鈔 「哀思」

「吉三先生語錄」 於民國五十年出版,大陸正人間地獄,忠孝仁義盡遭澌滅,中華民國政府與國民護守道統於海隅,「吉三先生語錄」 洵浩劫中之靈光。

寒齋所藏總統紀念集有三,「總統蔣公哀思錄」、「嚴前總統家淦先生哀思錄」、「蔣總統經國先生哀思錄」。

「總統 蔣公哀思錄」 三編

第一編封面

第一編 蔣公遺像

第一編 蔣公遺囑

第一編奉行總裁遺囑決議文

第二編目錄

第三編內頁之一

第三編內頁之二

蔣公崩於民國六十四年 (一九七五年) 四月五日,「總統蔣公哀思錄」 三鉅冊出版於民國六十四年十月三十一日,即蔣公誕辰紀念日。

「嚴前總統家淦先生哀思錄」 封面

「嚴前總統家淦先生哀思錄」 目次

嚴前總統家淦先生遺像

「嚴前總統家淦先生哀思錄」 內頁

嚴家淦總統逝於民國八十二年 (一九九三年) 十二月二十四日,「嚴前總統家淦先生哀思錄」 一鉅冊出版於民國八十三年 (一九九四年) 七月。

「蔣總統經國先生哀思錄」 三編

「蔣總統經國先生哀思錄」 第一編封面

 

第一編內頁遺像

蔣經國總統逝於民國七十七年 (一九八八年) 一月十三日,「蔣總統經國先生哀思錄」 三鉅冊出版於民國七十七年七月七日,即七七蘆溝橋事變紀念日。民國三十八年後之紀念集,其規格自無逾越總統紀念集者。

第二編內頁

第三編內頁遺像

訃告、事略、紀念集日趨稀少,蓋至親以外,鮮予留存,縱為至親,亦罕久藏。殯殮既終,訃告、事略多遭遺棄,後出之紀念集,讀罷屏擲、或置屜櫃,塵積弭忘,或疑不祥,未幾擯除,每遇遷徙,亦成煩累。藏書家素蒐宋板明槧,近世臺灣書冊多不重視,臺灣圖書館亦鮮見珍惜,大陸圖書館則歸反共禁品,悼念書冊之劫運可知。

一日天地澄清,鑽研民國史事當成學養衡尺。揣各省圖書館必爭藏民初悼念書冊,藏書家亦奉此為藏書別格。至世人擺脫桎梏,崇尚孝道,省悟風雅,耽好文藝,悼念書冊之風俗又必蹶興中土。

于右任院長書「湘舲先生誄辭」碑拓

 

 

附加資訊

  • 標籤日期: 民國一百一十四年六月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