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二日,敝館以 「梁任公萬生園雅集」 奉薦同好。作者摯友車守同先生讀畢,當即徹夜擬就:「覆緒康兄中華伍仟年 『梁公萬生園雅集』」 一文寄示,詳述渡臺文士脩禊風尚,見證舊文化綿延斯土。守同先生嘗任 「中央日報」 副總經理,今之名作家。知音何其難遇,同調相應,非僅作者之幸,亦 「伍仟年」 之幸也。
策展暨編輯室
民國六十二年臺北外雙溪脩禊所用莊慕陵手書木斗酒杯。圖片來源: 莊靈先生
吾師故宮博物院副院長莊嚴 (慕陵) 先生是位重視傳統的學者,慕陵師雅好喝酒,還與文化相結合。他提倡脩禊之事,便是將飲酒與節日結合的明證。
莊慕陵副院長遺影。圖片來源: 莊靈先生
我閱讀王家誠先生《溥心畬傳》,溥心畬在三月三脩禊、九月九登高,大約他們那一代文人,對於即將消失的民俗,總是極力維護。慕陵師也曾考證民國二年第一次癸丑,由梁任公在北京西直門外三貝子花園 (福康安園邸,今北京動物園) 所參加的這次脩禊。
民國三十五年復員還都南京以前,慕陵師在重慶南溫泉發起與故宮同人脩禊。慕陵師曾舉證,民國卅九年由于右任、賈景德、黃純青等人在士林官邸內園藝所新蘭亭所發起脩禊;民國四十二年、四十四年于右老再於士林參加過兩次脩禊,慕陵師因遠在北溝未能受邀,看來有些遺憾。民國五十二年,慕陵師在臺中霧峰北溝外小溪邀集文友舉行曲水流觴雅集,曾邀請外國漢學家友人艾瑞慈、席克曼參加。
民國五十二年臺中霧峰北溝群賢脩禊留影。圖片來源: 莊靈先生
據慕陵師次子莊因回憶:在古物喬遷到臺北之前不久,慕陵師乘文物清點,許多中外學者齊聚霧峰北溝之便,特別在農曆三月三日上巳日,邀請大夥到山坡下小溪轉彎處的竹林旁邊,舉行了曲水流觴脩禊雅集,當時慕陵師家裡沒有古人的羽觴,而小溪的水流也太湍急,父親便用以前隨書道團訪問日本時帶回喝清酒用的四方形木斗杯來代替,酒、菜、器皿都由慕陵師母和四子莊靈太太陳夏生預備,當時雖在野外,但所有受邀參與雅集的賓客無不興高采烈,縱情詩酒,人人把斗論藝,好不熱鬧。
民國六十二年莊慕陵印製之脩禊請柬。圖片來源: 莊靈先生
民國六十二年四月五日 (上巳) 適逢王羲之蘭亭集序廿七度癸丑 (民國第二癸丑),慕陵師選擇外雙溪故宮博物院右側山腰舉行 「流觴雅集」,邀請了臺靜農、孔德成、劉延濤、王壯為、曾紹杰、夏德儀、金勤伯、夏承楹 (何凡)、林海音、張佛千、江兆申、黃肇珩、傅申等四十二人 (與蘭亭修禊人數相符) 參加,當年還在故宮旁的流泉邊大石上發現了以往殘留的 「流觴」 刻石,讓盛事更添佳話,而慕陵師以黃檜木製成的方形木斗酒杯,使眾人沉浸在幽幽古意之中。
莊慕陵巧獲 「流觴」 石刻於臺北故宮流泉旁。圖片來源: 莊靈先生
民國六十二年莊慕陵手題脩禊所用木斗酒杯。圖片來源: 莊靈先生
慕陵師 「士林流水音脩禊紀事」:
「脩禊必需飲酒,如何飲法有它傳統的方式,非常別致。必在河身彎曲而水流不急不寬的小水邊,又與一般宴會不同,在此無人送酒,酒杯由水面泛泛飄來,飲者自取,罄盡後還杯水上,自行流去,所以名為 『流觴』。這次集會所有器物酒肴,限用我國固有產品,凡屬外來的新貨,一概不取,所以無香煙,無咖啡,更無白蘭地等物敬客。」
民國六十二年群賢脩禊留影之一。圖片來源: 莊靈先生
民國六十二年群賢脩禊留影之二。圖片來源: 莊靈先生
民國六十二年群賢脩禊留影之三。圖片來源: 莊靈先生
錢穆先生說:「對其本國歷史略有所知者,尤必復隨一種對其本國以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 我曾往紹興蘭渚參觀,去之當日,園中並無幾人。遷臺文人雅聚,早已無人記得,況於任公乎?
得以熱愛中華文化,必是極為愛國之人。我由緒康兄的文化底蘊所生出的愛國熱情,敬佩之至。
民國六十二年脩禊,莊慕陵手持酒瓶留影。圖片來源: 莊靈先生
連近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