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任公 (啟超) 倩唐天如孝廉代撰「祭蔡將軍松坡文」

媒體

民國四年,袁世凱稱帝,梁任公、蔡松坡師生誅伐之。任公以文字儆醒四海,松坡以軍事攜領各省。袁敗亡,松坡亦歿。任公嘗撰 「公祭松坡文」 暨 「私祭松坡文」。至國葬祭文,任公或兩篇辭盡,或塵役纏身,遂倩契交唐天如孝廉代撰,名「祭蔡將軍松坡文」。是篇遺軼百年,近喜重獲。

任公生於同治十二年一月二十六日,國曆一八七三年二月二十三日。今值民國一百一十二年 (二零二三年),正梁任公一百五十周年冥誕暨蔡松坡一百四十一周年冥誕,謹奉呈 「祭蔡將軍松坡文」,以資悼念。

策展暨編輯室

 

梁任公遺影

梁啟超 (一八七三至一九二九),號任公,畢生縱橫政壇文宛三十餘載,譽盈宇內。各方慕名索文乞字者,紛至沓來。文債凡幾?難以億測,惟當不勝負荷,此洵古今名士之苦勞。憶故友王北岳先生晚歲,屢訴文債累心疲神,況任公乎!乃有倩筆之舉。

唐天如孝廉遺影

任公倩筆契交唐天如孝廉 (一八八一至一九六一),名恩溥,兩人固廣東新會同鄉,尤咸師承晚清大儒朱九江先生。朱九江先生 (一八零七至一八八一),名次琦,字子襄,號稚圭,廣東南海人。道光二十七年 (一八四七年) 進士,嘗令山西襄陵一百九十日,民風大變。後隱居廣東佛山九江鄉,主禮山草堂垂三十載。

朱九江先生象

康南海暨梁任公合影於萬木草堂

任公師從康南海 (一八五八至一九二七),名有為,九江先生高足。康南海序乃師文集,曰:

「以躬行為宗,以無欲為尚,氣節摩青蒼,窮極問學,舍漢釋宋,原本孔子,而以經世捄民為歸,古之學術有在於是者,則吾師朱九江先生以之。……先生授學者以四行五學,四行,一曰敦行孝弟,二曰崇尚名節,三曰變化氣質,四曰檢攝威儀。五學,一曰經,二曰史,三曰掌故,四曰義理,五曰詞章。日一登堂講學,諸生敬待,威儀嚴肅。先生博聞強記,不挾一卷,而徵引群書,貫穿諷誦,不遺隻字,學者錄之,即可成書一卷,今所傳「禮山講義」,是也,然十不能得六七!至夫大義所關,名節所繫,氣盛頰赤,大聲震堂壁,聽者悚然!為才質无似,粗聞大道之傳,決以聖人為可學,而盡棄俗學,自此始也!」

足鑑康南海景仰乃師之誠摯。清史稿稱九江先生:「一時咸推為人倫師表云。」晚清廣東儒學之隆盛,猶使今人不勝低徊。

唐天如孝廉硃卷首頁

唐天如孝廉硃卷內頁,記乃父崇智公生平

天如孝廉父崇智公,名元俊,光緒二年 (一八七六年) 舉人,亦受業朱九江先生。唐府舊藏崇智公詩文課業手稿十餘篇,皆見朱九江先生批閱字跡,並鈐「朱次琦」小印。

崇智公課業之一,見朱九江先生眉批暨跋文

崇智公課業之二,見朱九江先生眉批暨跋文

崇智公課業之三,見朱九江先生眉批暨跋文

辛亥年 (一九一一年),天如孝廉嘗以九江先生批閱崇智公文稿贈同年黃孝覺,並題跋文於謄稿。云:

「此文為 先君子游九江朱先生
門所作,先生甄列第一。辛亥
七月,溥編錄遺稿,同年黃
君孝覺求九江先生墨蹟甚
殷,遂以此文原稿贈之。溥以
先人著作,繕錄一通,敬
藏之家中,使子姪輩讀先人
書者,知先人肆力問學,即應
制之文,亦成就如此閎遠也。

辛亥八月一日,男恩溥謹識。」

唐天如孝廉題跋贈黃孝覺同年崇智公詩稿謄本

唐天如孝廉題跋贈黃孝覺同年崇智公詩稿謄本

唐天如孝廉題跋贈黃孝覺同年崇智公詩稿謄本

唐天如孝廉題跋贈黃孝覺同年崇智公詩稿謄本

唐天如孝廉題跋贈黃孝覺同年崇智公詩稿謄本

唐天如孝廉題跋贈黃孝覺同年崇智公詩稿謄本

天如孝廉早歲問學羅樨林先生,亦朱九江先生高足。任公於光緒十五年 (一八八九年) 中舉,天如孝廉則於光緒二十九年 (一九零三年) 中舉,為新會先後名舉人。揣兩人交往淵源,當啟端新會。

梁任公致唐天如孝廉信札首頁

梁任公致唐天如孝廉信札次頁

約民國七年 (一九一八年),任公自天津致函天如先生於京師。信曰:

「欲從 公作一不情之請,庶幾許之。孫彥深太夫人壽辰,索壽序,不能不應,而弟實不長於此類文。且現在立待脫稿之文甚多,精力目力皆不逮。故改乞公一為捉刀。彥深 公曾見否?此公為第一屆議員,極忠於黨事。其人沉著敏幹,洪憲時代駐京,為『時事新報』通信員,消息極靈。袁氏大索此人而不得,然彼固始終未嘗離京一日,即此亦可見其勇智也。若承 賜諾,當與彥深一同感謝。今將事略奉呈如何?望 示覆。手此。敬上 
天如兄。

啟超。三十日。

昨一函言小妾咳病,想已達。內子服尊葯後,宿病皆去。惟右手時覺發麻(此向來所無),不審有何徵兆。乞 順示及。」

此札乃任公倩天如先生捉刀之據證,友朋間亦不諱言其事。信云:「若承 賜諾,當與彥深一同感謝。」知孫彥深備悉任公另倩天如先生代撰壽序。

唐天如孝廉撰「文章學」封面

唐天如孝廉撰「文章學」內頁,乃子德釗先生題署

唐天如孝廉撰「文章學」扉頁

唐天如孝廉撰「文章學」,呂燦銘序之首頁

唐天如孝廉撰「文章學」,呂燦銘序之第二頁暨第三頁

唐天如孝廉撰「文章學」,呂燦銘序之尾頁

佛山呂燦銘序天如先生所撰「文章學」,亦記任公倩筆。序曰:

「逮民二,在北平譚宅晤梁任公,談及其邑中譚仲鸞攻漢學,以及於先生。因知任公所為文,每有倩先生代筆者。民四以後,任吳子玉秘書長,露布之文,函電之作,傾動宇內。是先生固一代之文豪,無怪緝師之推崇之也。」

鑑此序文,任公文章,不乏天如先生代筆者。信中之緝師,乃馮熙猷先生,字伯緝,佛山人。設館授課於鶴山,天如先生即其弟子。光緒二十九年 (一九零三年),兩人同榜中舉,傳為佳話。

唐天如孝廉代梁任公撰「祭蔡將軍松坡文」

天如先生遺稿,赫見替任公代筆之「祭蔡將軍松坡文」。文曰:

         維
民國六年四月十有二日,亡友蔡將軍松坡歸葬於長沙岳麓山之原。啟超適旅京師,不克會葬,謹為文以祭。其辭曰:

嗚呼,松坡!生吾不知其可樂,死吾不知其可悲。
獨吾子之云亡,橫流涕而漣洏。
豈造物之不仁,抑大塊之無知。
神州之蜩螗,竟哲人之先萎。
當靈旐之初旋,予既為文以守吾之悲。
謂窀穸之有事,將執紼而導之。
紛留滯於京國,事與願其相違。
耿長夜而不寐,氣軫結而肝摧。
嗚呼,松坡!其知之耶,其不知耶。
死而無起,蓋長已矣。死而有知,不其歔欷。
嗚呼,松坡!惟岳之麓,崔且巍兮。
惟湘之水,清且漪兮。魂氣精爽,無不之兮。
魄歸玄宅,永護持兮。嗚呼。
尚饗。」

蔡松坡將軍遺影

蔡松坡 (一八八二至一九一六),原名艮寅,字松坡,後易名鍔,湖南寶慶人。光緒二十三年 (一八九七年),十六歲,入湖南長沙是年初創之時務學堂。任公受聘中文總教習,器重松坡甚深,師生之誼遂始於斯。翌年,慈禧政變,殺六君子,百日維新終,任公出亡日本,時務學堂亦遭封禁。光緒二十五年 (一八九九年),任公籌助松坡東渡日本,入東京大同高等學校。翌年,松坡歸國參加唐才常自立軍起義,事敗返日,易名鍔。鍔字義劍端,澄清天下之志更固。

梁任公於橫濱創辦「新民叢報」,光緒二十九年正月二十九日版

光緒二十八年 (一九零二年),任公於橫濱辦「新民叢報」,松坡任筆政,今稱謂編輯。翌年,畢業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光緒三十年 (一九零四年) 歸國。翌年,任桂新練常備軍總教練官,兼巡撫部院總參謀官。光緒三十三年 (一九零七年),任廣西陸軍小學總辦,後之白崇禧、李品仙等皆出此校。翌年,任新練常備軍第一標標統,移師南寧。宣統元年 (一九零九年),任廣西講武堂監督,翌年,任廣西混成協協統學兵營營長,奉調入滇。宣統三年 (一九一一年),任駐昆明第三十七協協統。晚清新建陸軍估有十六鎮,兩協為一鎮,兩鎮為一軍,每協官兵逾四千人。同年,輯「曾胡治兵語錄」,曾乃曾國藩,胡乃胡林翼。

十月十日武昌起義訊至,即謀響應,李根源率講武堂學生自西北攻昆明城,松坡率部攻東南門,城陷,宣告獨立,松坡被推為大漢軍政府雲南都督。民國元年 (一九一二年),中華民國肇創,百事待興,整治雲南。翌年,奉調入京,唐繼堯繼任都督。同年,撰「軍事計劃」,與閻錫山、蔣方震等十一人組軍事研究會,旨集同志。

民國三年 (一九一四年),授昭威將軍。翌年八月,袁世凱設籌安會,謀恢復帝制,任公發表「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文,首揭反帝義旗,松坡遂赴天津與任公會商。十二月十三日,袁世凱稱帝,十七日,松坡微服出北京抵天津,與任公作別,易名登船赴日本,轉乘郵輪抵香港,二十二日至雲南省城,致電袁氏,勸陳取消帝制。

蔡松坡任護國軍第一軍總司令,其司令部舊址

時國民黨員因民國二年二次革命失敗,逃亡海外,難有所為。二十五日,雲南宣布獨立,二十六日組護國軍總司令部,任第一軍總司令,李烈鈞任第二軍總司令,唐繼堯任第三軍總司令,出兵入川。民國五年 (一九一六年) 一月一日,以袁罪狀十九條檄告天下,五日,通電全國聲討袁氏,擁護共和國體。任公於滬則策動西南各省響應。三月十五日,廣西宣布獨立,二十二日袁氏宣布取消帝制,廢洪憲年號,二十四日,袁氏委康南海、伍廷芳、唐紹儀調停罷兵,松坡主袁退位。四月三日,廣東獨立,十一日,浙江獨立,二十六日零陵獨立,五月,黑龍江、陝西、湖南獨立。六月六日,袁世凱病歿。副總統黎元洪遂繼位,討袁護國之役終。

李烈鈞將軍遺影

唐繼堯將軍遺影

松坡馳騁疆場,無暇治病,至護國勝利,喉疾亦傳肺病,已不可治。民國五年九月抵東京福岡大學醫院留醫,十一月八日病卒,享年三十五。民國六年 (一九一七年) 四月十二日,於長沙岳麓萬壽寺後山,舉行國葬典禮。其後中央明令以民國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雲南宣布獨立討袁,定每年是日為 「雲南護國起義紀念日」。

蔡松坡病歿東京福岡大學醫院入殮時留影

蔡松坡靈柩抵滬上陸

蔡松坡靈柩儀隊受群眾憑弔留影之一

蔡松坡靈柩儀隊受群眾憑弔留影之二

蔡松坡靈柩儀隊受群眾憑弔留影之三

松坡受教任公,任公拔識松坡。松坡既歿,任公於民國五年 (一九一六年) 十二月五日與旅滬人士公祭松坡,並撰「公祭蔡松坡文」,復與親屬私祭之,另撰「祭蔡松坡文」,見「飲冰室文集」第十五冊第二篇。私祭所用之「祭蔡松坡文」,曰:

「蔡松坡之喪,歸自日本,止於上海,將返葬乎湖南,友生梁啟超既與於旅祭,更率厥弟啟勳,厥子思順、思成等,敬挈清酒庶羞,奠君之靈而哭之以其私曰:

嗚呼!自吾松坡之死,國中有井水飲處皆哭,寧更待吾之費辭。吾松坡宜哭我者,而我今哭焉,將何以塞余悲。君之從我,甫總角耳,一彈指而二十年於茲。長沙講舍隅坐之問難,東京久堅町接席之笑語,吾一閉目而瞹然如見之。爾後合并之日雖不數數,然書札與魂夢日相濡沫而相因依。客歲秋冬間,滅燭對榻之密畫,與夫分攜臨歧之訣語,一字一句,吾蓋永刻骨而鏤肌。三月以前,海上最後之促膝,君之暗聲尪貎與其精心浩氣,今尚仿佛而依稀。吾松坡乎!吾松坡乎!君竟中道棄余,而君且奚歸。嗚呼!庚子之難,君之先輩與所親愛之友聚而殲焉,君去死蓋間不容髮。君自是發奮而蒞軍,死國之心已決於彼日。乙巳廣西不死,辛亥雲南不死,去冬護國寺街不死,今春青龍嘴不死,在君固常視一命為有生之餘仂。今為國一大事而死,此固當其職。雖然,吾松坡之報國者,如斯而已耶!不獲自絕域以馬革裹尸歸來,吾知君終不瞑目於泉窟。嗚呼!君生平若有隱痛,我不敢以告人。要之,今日萬惡社會,百方蹙君於死,吾復以何語以叩蒼旻?嗟呼!松坡乎!汝生而靡樂,誠不如死焉而反其真。而翁枯守泉壤者十有五載,待君而語苦辛。君之帥友在彼者,亦已泰半,各豁冤抱,迓君而相親。嗟呼!松坡呼!斯世之人,既不可以與處,君毋亦逃空寂以全其神?其更勿賷所苦以相誶告,使九淵之下,永噫而長嚬。嗚呼!余天下之不祥人也,而君奚為乎昵吾?屈指平生素心之交復幾許,棄我去者若隕籜相續,而幾無復餘。遠昔勿論,近其何如?孺博,遠庸、覺頓、典虞,其人皆萬夫之特,皆未四十而摧折於中途。嗟呼!嗟呼!天不欲使余復有所建樹,曷為降罰不於吾躬而於吾徒。況乃蓼莪罔極,脊令畢逋。血隨淚盡,魂共歲徂。吾松坡乎!汝胡忍自潔而不我俱。嗚呼!余有一弟,君之所習以知。余有群雛,君之所樂與嬉。今率以拜君,既以侑君之靈,亦以永若輩之思。心香一瓣,淚酒一巵,微陽麗幕,靈風滿旗。魂兮歸來,鑒此淒其。嗚呼哀哉!尚饗。」

北京北海公園快雪堂松坡圖書館外景

梁任公署 「松坡圖書館募捐啟」

民國四十一年十月二十四日財政部所發松坡圖書館執照

松坡歿於民國五年 (一九一六年) 十一月,任公聞耗悲痛篤深。十二月五日,祭松坡於滬上,更於是月發起籌辦松坡圖書館,民國七年 (一九一八年) 十一月創設於上海徐家匯主教路,民國十二年 (一九二三年) 遷北京北海公園快雪堂,任公為館長。民國六年 (一九一七年) 四月十二日,松坡葬長沙岳麓山,時任公旅京,不克赴湘,遂倩摯交天如先生代撰國葬祭文。是篇未見流傳,近代史之佚遺,至堪珍重。

倘無任公、松坡師生斥抗袁氏稱帝,雲南未必獨立,各省傾向難以懸測。挽救中華民國共和體制,任公、松坡居功至偉。然中華民國共和體制之劫難,繼踵未竭。後二十一年,日本侵華,又十二年大陸淪陷,迄今帝制覆罩神州七十餘年。倘任公、松坡靈魄未泯,觀萬里江山,睞億萬黎民,何能作逍遙遊?

長沙岳麓山蔡松坡墳地

 

連近目次:

覆緒康兄中華伍仟年「梁任公萬生園雅集」, 車守同先生撰

梁任公萬生園雅集

附加資訊

  • 標籤日期: 民國一百一十二年二月中旬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