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8

「詩酒茶情,清代製壺名家遺珍」展覽,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民國九十五年一月十二日至二月四日

「前言」,楊春棠總監撰

茶與酒原本是日常飲食,但在古代中國,文人發明了飲茶、飲酒的禮儀,研究出品嚐茶酒的方法,將這些飲食與他們的詩文作品結合起來,這樣就把茶酒變成文人專利的食品了,更使到茶酒的地位遠超其他飲食之上。

文人追求的不祇是茶酒的美味,還希望取得這種飲食生活的趣味。他們於是講究享用茶酒的環境,以及美觀雅緻的飲用器具。這些器具原是工匠製造出來的生活用品,但經過文人們的推崇、鑑賞·也就成為兼具實用價值的藝術品了。

文人對茶具、酒具的要求愈來愈高,使到這方面的工藝愈需改良進步。例如千多年來,酒壺的形狀變產生了不少變化。壺身由大罐的造型演變至小瓶;原先的壺頸是短小的,後來變成瘦長;壺流 (即壺嘴) 也由寬、短發展至窄、長;壺的口部逐漸縮小;早期的壺原有四、五小繫耳,後來則反過來加大,進化成單一的大耳柄,方便提放,至於茶壺的變化,到了清代,則更加變成一門專門藝術,引來不少人鑑藏和研究。

至今我們已嚐不到過去的茶湯酒液,但還欣賞到古代讀書人寫下的酒話茶情,也看得到他們遺下這些酒器茶具。

本館因此十分感謝很多朋友的幫忙,辦成這别具意義的展覽,尤其是宋緒康先生給予鼎力支持,付出很多工作,把這些文物組合起來。而羅桂祥基金會慷慨贊助經費,使展覽順利舉行,本館深切致謝。

玉壺、金瓶、銀杯是帝王的飲用器具,工藝水平特高,但這些珍貴物質不是文人所嚮往的,與友對飲的情懷才是他們所珍惜。他們認為飲茶、飲酒是人生快樂事。傾倒了,迷醉了,便莫憂莫愁。一壺清茶、一瓶水酒,也叫人萬千感慨在心頭。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總監 楊春棠,
二零零六年十一月十五日於山之半館。


閱讀 22616 次數